脉立方穴位埋线培训机构
专注中医技术培训:刺血疗法,挑羊毛疔,穴位埋线等课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咨询全国热线:150 5650 4421

心悸埋线治疗经验解析

发表时间:2021-05-10 11:36

【心悸】

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,惊惕不安,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,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,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,且常伴胸闷,气短,失眠,健忘,眩晕,耳鸣等症状。多因体质虚弱,饮食劳倦,七情所伤,感受外协及药食不当等,以致气血阴阳亏损,心神失养,心主不安,或痰,饮,火,淤阻滞心脉,扰乱心神。此病相当于西医的心率失常。


【诊断依据】

1、自觉心搏异常,或快速或缓慢,或跳动过重,或忽跳忽止,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,神情紧张,心神不安。

2、伴有胸闷不适,心烦寐差,颤抖乏力,头晕等症。中老年患者,可伴有心胸疼痛,甚则喘促,汗出肢冷,或健晕厥。

3、可见数、促、结、代、缓、迟等脉象。

4、常有情志刺激、惊恐、紧张、劳倦,饮酒等诱发因素。

5、血常规、血沉、抗“O”、T3、T4及心电图、X线胸部摄片检查,有助明确诊断。


【症候分类】

1、心虚胆怯:心悸因惊恐而发,悸动不安,气短自汗,神倦乏力,少寐多梦。舌淡,苔薄白。

2、心脾两虚:心悸不安,失眠健忘,面色㿠白,头晕乏力,气短易汗,纳少胸闷。舌淡红,苔薄白。

3、阴虚火旺:心悸不宁,思虑劳心尤甚,心中烦热,少寐多梦,头晕目眩,耳鸣,口干,面颊烘热。舌质红,苔薄黄。

4、心血淤阻:胸闷心痛阵发,或面唇紫暗。舌质紫气或有瘀斑,脉细涩或结代。

5、心气凌心:胸闷气喘,咳吐大量泡沫痰涎,面浮足肿,不能平卧,目眩,尿少。苔白腻或白滑。


202146


【取穴】

主穴:心俞,膻中,内关,足三里,神道。

配穴:肾俞,肝俞,膈俞,至阳,大椎。


【操作方法】

穴位常规消毒后,全程无菌操作,施针者在无菌环境下打开一次性独立包装辅助包,将包内器皿纱布等放置在无菌布上,施针者将双手消毒后,一手持埋线针,一手持镊子,将可吸收外科缝合线置入到埋线针内。采用直刺/斜刺(不同部位进针方向角度深度各有不同)法,将可吸收外科缝合线埋入到对应的穴位中,手法宜轻、准、快。


每次选穴10个左右,半月埋线一次,一个月为一疗程。


联系地址:安徽省 滁州市            联系电话/微信:15056504421